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

人生道路谁主沉浮

引论

今天学院给我的题目是《人生道路谁主沉浮》。题目引申出自毛泽东著名的《沁园春•长沙》那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另一首以“沁园春”为词牌的则是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长沙(1925)》与《沁园春•雪(1936)》是毛泽东生前发表的词作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仅有的两首词,被称作毛诗词“双绝”。两首词的写作时间相隔十一年,前者毛泽东青年时代之作,后者是毛泽东中年之作。毛泽东认为“人类(说到底就是毛自己)的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透过他的词看他如何看人生:

《沁园春•长沙》名句

上阙(片)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释意)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
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谁是创造中国美好未来的领导者?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命运,应当由谁来掌管呢?)

下阙(片)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释意)
品评祖国局势,勾画宏伟蓝图,
用的全是慷慨激昂的言辞,
那独霸万户的权贵弃之若粪土。

《沁园春•雪》名句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我们中国出来的人对这些历史都不会陌生,从《老三篇》到《毛主席诗词》差不多我们都背诵过(现在还能记忆多少?就很难讲了吧!)。但人生道路谁主沉浮,真如毛泽东所言吗?

本论一:人生道路谁主沉浮——人自己为主宰的光景

韩非子在其《五蠹(du杜)》一文中说,上古时代(尧舜)在道德上竞争,中古时代(文武周公)是在智谋上角逐,当今时代(春秋)是在气力上较量。春秋以降,谁有势力,谁握有暴力,谁做主,那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了。历代王朝的更换,都是枪杆子说了算,都是人生道路人自己主宰,《神州忏悔录》一书更是一针见血的剖析了中国的历史周期律(解释)。

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美君离家,美君躲雨的故事。龙书是写给活的幸存者,她批评共产党,也批评国民党,更批评日本人。(人都是坏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毛泽东要完成他“实现自我”的目的,他不谨要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还要主宰他人的人生道路。对于这个风流人物的成功,他成功的抢夺了神的荣耀,这也让我们思想在他成功的道路上,那个年代的人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为什么遭受那样多的苦?他们的人生道路由毛泽东主沉浮。
我相信这就以人为神的恶果,共业概念(解释)。

本论二:人生道路谁主沉浮——上帝为主宰的光景

基督徒的人生道路谁主沉浮?我们也象世人一样么?还是我们有我们的标准——《圣经》。今日基督徒对待《圣经》的态度(后现代相对主义),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步,就如林慈信牧师讲道中所讲的那样。但我们的立场是,《圣经》的权威、教训……都是绝对的。

我们看看《圣经》当中人生道路上帝为主宰,在被掳三卷(《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我们来看其中几个人物。

所罗巴伯

上帝预备君王的心——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波斯王居鲁士(古列)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居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犹大的首领(省长)设巴萨(所罗巴伯)

会众共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名。此外,还有他们的仆婢七千三百三十七名,又有歌唱的男女二百名。他们有马七百三十六匹,骡子二百四十五匹,骆驼四百三十五只,驴六千七百二十匹。有些族长到了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地方,便为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要重新建造。他们量力捐入工程库的金子六万一千达利克,银子五千弥拿并祭司的礼服一百件。

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那地的民就在犹大人建造圣殿的时候,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
省长利宏、书记伸帅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亚达薛西王。
亚达薛西王的上谕读在利宏和书记伸帅,并他们的同党面前,他们就急忙往耶路撒冷去见犹大人,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于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乌第二年。

于是(停工十年后——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都起来动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里帮助他们。

尼希米

上帝预备君王的心——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摆酒(酒政),我拿起酒来奉给王。我素来在王面前没有愁容。王对我说:“你既没有病,为什么面带愁容呢?这不是别的,必是你心中愁烦。”于是我甚惧怕。我对王说:“愿王万岁!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我岂能面无愁容吗?”王问我说:“你要求什么?”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我对王说:“仆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欢,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王问我说:“你去要多少日子?几时回来?”我就定了日期。于是王喜欢差遣我去。

我到了耶路撒冷,在那里住了三日。

我告诉他们我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我,并王对我所说的话。他们就说:“我们起来建造吧!”于是他们奋勇做这善工。
和伦人参巴拉,并为奴的亚扪人多比雅和阿拉伯人基善听见就嗤笑我们,藐视我们说:“你们做什么呢?要背叛王吗?”我回答他们说:“天上的神必使我们亨通。我们作他仆人的,要起来建造;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分、无权、无记念。”

于是我们做工,一半拿兵器,从天亮直到星宿出现的时候。那时,我又对百姓说:“各人和他的仆人当在耶路撒冷住宿,好在夜间保守我们,白昼做工。”这样,我和弟兄、仆人并跟从我的护兵,都不脱衣服,出去打水也带兵器。

我们一切仇敌,四围的外邦人,听见了便惧怕,愁眉不展,因为见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神。

以斯帖(哈曼——末底改)

上帝预备君王的心——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

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注: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

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

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说:“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

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

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早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哈曼以这话为美,就叫人做了木架。

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什么。”王说:“谁在院子里?”(那时哈曼正进王宫的外院,要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他所预备的木架上。)臣仆说:“哈曼站在院内。”王说:“叫他进来。”哈曼就进去。王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心里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不是我是谁呢?”哈曼就回答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王对哈曼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于是哈曼将朝服给末底改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

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哈曼儿子亦被除灭)

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

结论

&《讲堂录》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邀请昔日的同窗好友严光一道临朝执政。但严光不爱仕途,讨厌功名,竟然拒绝了光武帝的美意。宋人敬仰严光不为浮誉所动的高风亮节,立祠以志纪念,并请当朝宰相范仲淹题写了一篇碑文。范在文中亦盛赞严光的气节,谓严不爱权力和俗名,殊为难得。

&一九五零年中国共产党刚刚建政,毛昔日的友人梁漱溟应邀来到北京。毛向梁发出邀请:“梁先生这一次来到了北京,可以参加我们政府的工作了吧?”然而梁却说:“主席,像我这样的人,如果先把我留在政府外边,不是更好吗?”梁的答复出乎毛的意外,毛当即显出不悦的神色。后来这大有学问,却没有学历的学者,就没有什么好日过了。

基督信仰强调上帝从古到今一直都是宇宙的主宰,祂掌管一切,在一切事上祂有最后的决定权。否定“人类的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的自信,否定“人定胜天”的狂妄自大,否定无限制的“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而指出人能力的有限,与人文主义的论点对立。

但上帝的作为也不同世俗盲目无情的“宿命论”。那是不留余地的。反之,祂提供希望,就算今天的情况很差,我们虽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如何?相信明天会更好,遂把明天的道路,交托在上帝的手中,而有了笃定的安全感。

箴言20章24节: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主决定我们人生的道路,谁能知道自己的行程呢?

一个真正将自己的意志和作法交托给上帝的人,就会经历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耶和华阿,我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耶利米书10章23节)。

  这是“上帝的主权支配人的一生”之主题的重现。正如诗歌所说: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
  我不借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
  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
  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祂知前面如何。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
  但我知谁掌管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