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唐•贾岛《剑客》
[原作]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武侠文化
杨佳事件——公平报复(不公平)
一、为什么公义必须从神的义谈起
背景:
阿摩司的职事,是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王朝。在本书的开端,曾提及犹大王乌西雅。乌西雅在犹大登基,比耶罗波安早几年。
本书的背景是在耶罗波安二世得以取他父王约阿施的战果,收复失地,扩张疆土,是他的勋功伟续。他强盛的治理,经济繁荣的情况反映在本书中。
那时商业极为繁盛(八5),国际贸易也大为发展(三9),到处大兴土木,盛况空前(三15,五11,六8),力求考究奢华(三12、15及六4)。农业与畜牧十分发达(五11及六4)。所以在都市中生活豪华,穷奢极恶,道德低落(四1,六4、6及二7),尤其是商业道德已经消失,人多以不正当的方法获取财利(八5)。社会问题丛生,为富不仁,富者更富,而穷者更穷。人为欠债卖身为奴,奴隶制度也更为沦落(二6,八6)。社会中无助者备受欺压凌辱(二7,四1,八4)。司法行政以贿赂、屈枉正直,是非颠倒(二7,五10、12)。社会不安情形使先知忧愤。所以从当代背景来分析,先知的声音实在十分需要,阿摩司那种严正的态度,宣布神公义的审判,是针对时代的信息。
面对社会的种种陋行,先知阿摩司发出宏愿:"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公平与公义原文是同意字——公义。
上访村——渴望公义
北京——成都(学者)
宪法研究热潮
有法不执——钉子户
新加坡律师贵——社会尊重法律
两种社会
(律师很贵——法律有保障)(全靠贿赂——黑钱解决问题)
——你要在那种社会生活(爱国因素除外)
这就是代价——自由很昂贵
诗八十九14: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
神既然是公义的,祂也必按律法行事。这样说来,好象神的一切行事也得受"律法"的限制吗?不是的!祂既然是神,就不可能有更高的来控制祂。其实,神本身就是义。一切公义的律都是出乎祂的。祂就是最高的权威、最高的准则。所有的律都是按照神本身的准则而裁定的。
汤姆•华森有关神的公义,分述以下六点:
1、神不能不公义。祂的圣洁是祂公义的原因。祂的圣洁不允许祂做任何不公义的事。祂不能不公正,就像祂不能不圣洁一样。
2、神的旨意是公义的最高法则,这就是平等的标准。祂的旨意是智慧和良善。神所预定的尽都公正;因此,因为是神的预定,所以是公义的。
3、神的公义是自发的。是出自祂的本性。人或因受贿或被胁迫而行不义:但,因神是公义的,祂不受贿赂;也因为祂的能力,祂不能被胁迫。祂因爱公义而行公义。"祢喜爱公义"(诗四十五7)。
4、公义是神本性的完美。亚里士多德说:"公义包含在一切的美德中。"说神是公正的也就是说:祂是一切的完满:完美就在祂里面,像一条中心线。祂不但公义,祂就是公义本身。
5、神未曾得罪也不可能得罪祂的创造物。神的公义被冒犯,但祂从来不冒犯任何人。
6、神公义的标准高到任何人或天使都不应该与祂争辩,或要求神解释祂的作为。神不只有权柄,也有公平。"祂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砣"(赛廿八17)。神为祂的作为提出辩解是太屈尊神。谁该屈居上风,是神的公义或人的理智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罗九20)?我们理智的尺度太短,无法测透神公义的深度。"……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罗十一33)!即使我们无法用理智了解,我们仍然要景仰祂的公义。
二、为什么神的义必须从耶稣谈起
人要见神,总会想到公义;若是没有公义,就不能见神。所以,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公义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公义的神,对堕落犯罪的人,当然是以刑罚来对付的。可是神爱世人,而祂又不能以有罪的为无罪,那样就不公义了。唯一解决方案就是要找一位无罪的来代替犯了罪的世人接受罪的刑罚。然而,在这世上哪里找无罪的人呢?因此,圣子基督降世为人,来完成这个代罪的工夫。
彼得前书: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
圣经明说:神是烈火(申四:24)。在烈火的意识中,神显明了祂本性上绝对的公义,我们的神是公义的神。
1. 公义与公正是旧约之核心,也是耶稣与文士、法利赛人争辩之焦点〈例如太廿三;路十六15;腓三1-11〉耶稣对旧约之解读与文士、法利赛人不同。耶稣重建律法与先知之教导的正解而非创新解释。
2. 耶稣给犹太人一大震惊(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太五20;谁能进天国有福气(八福),也是一大震惊。
3. 神的义与救恩〈罗三21-28〉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既是这样,哪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吗?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都要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选择做公义的奴仆,要么选择做罪的奴仆。在还没有受洗归入耶稣基督之前,我们都是罪的奴仆。保罗劝勉基督徒们,既然已经受洗归入了基督,已经有了新生命,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将自己的余生献给神,做义的奴仆。
三、凯撒与上帝的疆界
(太22:21-22)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马基维里(1469-1527)《君主论》
世界政权只两种:
1,君主制2,共和国
今时社会——君主立宪(日本,英国)议会共和(法国,美国)
君主——如狮子,如狐狸
真正好的君主是愚弄人民的——善于用权力与暴力管制人民的君主——成功君主
文艺复兴
重新定位君主——游说家
暴君与马基维里
圣经——神学——历史
只信圣经,拒绝神学,意即神的引导只限制于圣经,历史都是败坏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的小脑袋比两千年传统更大。
历史有限人有限。历史中神有护理。
北京——成都(学者)
宪法研究热潮
文化到宗教——焦点——政治——共和国
政教分离的立场:教会不去主导政府的设立,同时政府得尊重教会的存在与发展。政教分离不意味着教会可以超越政治;它却要鼓励信徒关心政治,并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及建设事业。
四、爱与公义
爱与公义——具有一体性
没有公义的爱是溺爱
没有爱的公义是暴虐
公义就是爱
神爱与世人之爱具有不同的称谓,神的爱称为"Agape",是指具有神性的爱,"Agape"博大而宽广,圣洁而公义,牺牲而肯舍己,是不求自己益处,不图回报的,这样的爱才是发乎灵,在灵里相通的真爱,是"神就是爱"的真实含义。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理想国》
国家由哲学王的统治
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
托马斯•莫尔(1478-1535)《乌托邦》
乌托邦不存在(马克思利用之)
虔诚天主教徒——反对亨利八世离婚——砍头
喇合见证
纳粹时期——牧师保护犹太人——其中最大的是爱
神爱的本质就是圣爱,圣爱与世人的放纵不义,自私自利的情欲之爱和损人利己,追求享乐的物欲之爱,不可同日而语,具有天壤之别:前者从上帝而来,活出圣爱就能荣耀上帝,后者是罪性的体现:属于魔鬼和魔鬼权下的世界。
结论:弥6:8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